来源: 未知 | 时间:2014-05-11 | 栏目:舆论监督 | 点击:次
“民告官不见官”是目前行政诉讼案件审判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而在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一起动迁户“民告官”案件中,黄浦区区长彭崧坐上了被告席,成为上海市首个出庭应诉的区长。据悉,行政“一把手”出庭应诉在上海渐渐成为常态,而如何防止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流于形式,正成为新的课题。(5月8日新华网)
由于法治社会意识的增强,“民告官”案件中官员出庭应诉正在成为各地涉政案件的常态,但也可以看到,在不少地方,人治大于法治的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在“民告官”案件中,官员出庭应诉作秀也不少见,大家看到新闻报道出来的官员应诉案件还大都是政府胜诉,很少看到政府败诉后还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宣传的。这一方面是政府官本位意识严重,认为自己败诉太丢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闻媒体会为维护政府形象而刻意淡化案件带来的影响。
其实官员出庭作秀在逐渐健全的法制制度下越来越没有市场,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也使得官员作秀的空间越来越窄。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让官员出庭作秀受到的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很多案件的审理,特别是涉及“民告官”的案件,群众关注度都相对较高,而公平公正公开的审理案件也是群众对审判机关的要求,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任何违规操作或者是作秀行为,都会以极快的速度曝光出来,全民监督的力量越来越大。
防止官员出庭作秀更是对维护政府形象的客观要求。官员出庭代表的是政府,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也只有在每一起“民告官”案件中做足了充分准备,收集够了足够的证据,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法庭是讲理的地方,只有掌握了充分的理由,才能站得住脚,任何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在这里都将失去作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也将为人民群众所不容。
因此,最后不管是输是赢,对政府和官员来说都是一次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应该让更多的政府工作人员参与到庭审现场,感受法律的威严,对法律产生敬畏心理。
学法、懂法、用法才能建立法治政府。从“民告官”不见官到能见官的转变说明法治中国正在各级政府中形成共识。依法治国到依法治理将是全国各级政府在今后执政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用制度和法律兜底,才能 让“民告官”现象回归常态,这也是法治中国的根本要求,一切以法律说话,让法律在全社会发辉其应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