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社 | 时间:2016-11-02 | 栏目:国际视角 | 点击:次
近一段时间,美国与俄罗斯进入了互秀肌肉的阶段。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陈兵俄罗斯“家门口”;另一方面,俄罗斯则使用了“以核制常”的战略,在公开全新弹道导弹设计的同时,还进行了超高速滑翔弹头的测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俄罗斯看似剑拔弩张,但发生直接冲突的可能并不大。分析认为,北约更想与俄罗斯展开一场兵不血刃的“持久战”,而非两败俱伤的“遭遇战”。北约虽然不会放弃削弱俄罗斯、蚕食俄地缘战略空间的长期战略,但也未必想挑起一场与俄罗斯的战争或直接冲突。
为期两天的北约国防部长会议27日在布鲁塞尔结束。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约将于明年初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部署4个营的多国部队,北约多个成员国的防长在此次会议上都积极响应,并宣布了各自参与组建这支多国部队的出兵计划。斯托尔滕贝格同时宣布,加拿大、德国、荷兰、波兰、土耳其、英国和美国还将派兵加入北约在罗马尼亚新建的一个旅,以增强在黑海的军事存在。该旅至少有5000人。英国也将首次派出“台风”战斗机,在黑海执行巡逻任务,同时为土耳其提供空中支援。英国《每日邮报》分析认为,这将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在东欧进行的最大规模军事力量部署,显示了北约要与俄罗斯摆开架势打斗的决心。[点击详细]
在前沿阵线增兵4000人只是北约调整军事部署的一步棋,背后是更大规模的指挥和作战系统的改革与调整,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北约在欧洲东线的军事反应能力。按照北约的作战规划,一旦东线有事,北约可以迅速作出有力反应,快速部署军力,协调指挥作战,后勤补给及时跟进。分析人士指出,从战略上看,增兵东欧也是北约在冷战后的一次重大调整。2013年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是北约战略调整的转折点。这一危机使得刚从阿富汗战争抽身的北约重回传统的“集体防御”。北约方面担心,一旦俄罗斯复制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做法,北约东部国家将无险可守,处于最前沿的波罗的海三国更是首当其冲。[点击详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6日报道,俄罗斯马克耶夫火箭设计局首次公开了号称最强洲际核导弹——“撒旦二型”导弹的外形设计。英国媒体称,这款人类史上载核武量最大的洲际核导弹,能突破现有的所有反导系统,一枚就足以摧毁整个法国或美国得克萨斯州。有分析人士认为,俄方公开这一型导弹设计的时机敏感,被外界视为对美国在“俄罗斯门口”增兵的直接回应。[点击详细]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近期决定向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增兵,可以说是冷战结束之后,北约在欧洲最大的一次兵力部署,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北约回应了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要求。这四个国家在地理位置上靠近俄罗斯,历史上与俄罗斯也有些恩怨,因此希望北约兵力能够在自己的国内,从而引起俄罗斯的忌惮。当然,俄罗斯也不会坐以待毙,无论是战略轰炸机巡航、航母编队出海还是升级核打击力量,都是对美国和北约一步步蚕食其战略空间的回应。[点击详细]
实际上,北约此次增兵东线并非意在与俄罗斯开战,更多在于安抚中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同时对俄加大威慑。首先,虽然北约决定增兵,但俄方在这一地区的兵力仍强于北约。几个月前,俄罗斯宣布将为西部军区增加3个旅的兵力。其次,在北约看来,俄最有可能重复先前在乌克兰东部和克里米亚的作战方法,而非大规模进攻,对此,北约只需加强针对性防范和部署。再次,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俄罗斯,受制于各自内政、外交、经济等因素,仍需要保留与对方对话和合作的空间。最后,俄始终注重通过核威慑维护自身战略利益,这也极大降低了北约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点击详细]
回顾冷战后北约和俄罗斯之间跌宕起伏的关系可以发现,双方结构性矛盾始终难以消除,北约长年奉行的“遏俄”、“弱俄”战略不会有根本转变。在欧洲博弈的大棋局中,虽然俄多次释放和解信号,但北约始终视其为战略对手,不断打压遏制。虽然北约未必想挑起一场与俄罗斯的战争或直接冲突,但显然也不会放弃削弱俄罗斯、蚕食俄地缘战略空间的长期战略。[点击详细]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平等世界论坛主席日瓦丁·约万诺维奇表示,世界上很多冲突都是因为恐惧而生,在敏感地区大幅增兵是引发恐惧的一个主要原因。北约此次在东欧地区大规模派驻军队将刺激俄罗斯产生新的恐惧,势必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给本已十分脆弱的地区安全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点击详细]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专家叶尔马克夫认为,现在俄罗斯是在承受上世纪90年代错误政策的后果,俄罗斯在从波罗的海和东欧国家撤军的时候没有充分防范北约的东扩。然而西方并不打算遵守与俄罗斯签署的协议,所以现在北约已经到了家门口。俄罗斯担忧的并不是北约目前部署的军力,而是这种趋势。[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