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降成本的政策都很好,但我们怎么还享受不到?”
“现在有5条绳子套在民营企业脖子上,希望政府给我们松松绑!”
“要不是来开这个会,我都不知道省内出台了关于扶持光伏的新政策,文件应及时走进企业啊!”
9月底,一场颇具“辣味”的座谈会在浙江省政协办公大楼一楼会议室举行。这是浙江省政协举办的第二十六次“民生论坛”,主题是“深化推进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36位省政协委员、10位来自基层一线的界别群众代表和2位县(区、市)政协主席早早有备而来。在论坛现场,除了主持会议的省政协主席,还有一位常务副省长和5位省直部门负责人。
没有客套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论坛持续了近3个小时,即便每位委员发言都言简意赅,还是有人因为时间有限,不得不将意见以书面形式递交。
从起初的每季一期,到如今的每月一期、每期一个民生议题,自2013年创设以来,浙江省政协至今已经举办了26次这样的民生论坛,高规格、真问题、说实话、求实效的举办方式,不仅使其成为政协履职工作的重要载体和特色工作品牌,也促进了一大批民生工作的解决,赢得百姓叫好。
接地气:协商议题精准聚焦,最大限度反映“民声”
“民生论坛”,其名称就让这个论坛的聚焦点一目了然:民生。
翻开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联合印发的2016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民生论坛已经关注了中医药产业、P2P监管、校园餐饮卫生和质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与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古村落保护利用、提升城市社区物业管理水平、改善提升浙江旅游环境质量、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热门话题,而农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等热点议题也被提上讨论日程。
从这些议题可以看出,每场民生论坛所关注的,都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工作。论坛的议题怎么定?浙江政协定了几个标准:党政关心、群众关切、委员关注、适合政协履职。每场集中聚焦一个话题,精选群众关切、小中见大的议题,找准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和服务群众的结合点。
“每年末,省政协工作机构都要通过发函、座谈、走访、媒体公告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梳理次年度民生论坛协商议题。”省政协相关专门委员会负责介绍人说。然后再经主席会议审议,报省委常委会确定,纳入年度协商工作计划,由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联合发文,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运作机制。每次论坛都有省委、省政府的一位分管领导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为了让论坛更接地气、最大程度反映“民声”,政协委员常常需要到基层进行调研,同时,论坛每期都会邀请一些来自基层一线的界别群众代表参与讨论。
杭州市退休职工、消费维权食品安全义工沈天就是这样一位群众代表。2015年11月20日,沈天第一次报名参加了主题为“餐桌上的安全”的民生论坛。“早就听说省政协有个民生论坛,因为这次论坛的主题与自己平时做的志愿维权工作有关,就报名参加了。”沈天说。
会上,沈天直言不讳地反映了自己近期调查来的问题: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一家美容院竟然兼职经营猪肉,而且明目张胆地写在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上。“美容院的营业执照上怎么能同时写着可以卖猪肉?这样的营业执照当地职能部门是怎么发出来的?”沈天在会上当着省工商局等机关的面提出质问。问题提出来后,现场与会的相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立即表态清查,第三天沈天再去现场暗访时,相关问题已经得到彻底整改。
“除了时间限制,我们对群众的发言从来不设门槛,事前不做发言审查,确保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让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发出最真实的声音。”浙江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为了更接地气,民生论坛还在探索进部门、进农村、进社区等现场协商新形式。今年3月18日,民生论坛首次走进校园现场,在杭州十四中开展了议题为“校园餐饮卫生和质量”的协商议政。
“民生论坛让我们老百姓也走近了政协,让我们感到政协离我们很近。”沈天说。
重协商:发挥“众筹”智慧,寻求最大公约数
政协委员中有大量各行各业的专家,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委员们的聪明才智,把政协平台上的议政资源盘活,是一门学问。“民生论坛”恰恰开通了这样一个渠道,融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一体,让“有话要说”“有话能说”的委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观点。
在制度设计上,论坛规定政协委员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所长,选择议题自愿报名,相关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利益相关界别群众代表应邀参加论坛。委员发言时要“约法三章”:不“穿靴戴帽”,只说“干货”,直奔主题谈看法、提建议;每人发言严格控制在5分钟,来不及发言的,则提交书面材料供有关职能部门参考。
“以前政协差不多是一年一次会,平时能表达观点的机会不多。现在经常能参加民生论坛、专题协商会这样一些活动,多了参政议政的途径,效果很好,责任感也更强了。”浙江省政协委员金永玲说。自2013年到现在召开的26次论坛中,她已参与了8次,“只要报了名的论坛,哪怕召开时正在国外,也要赶回来参加。”
在金永玲看来,民生论坛之所以能吸引人,就在于论坛的氛围很民主,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尖锐,与会省直部门负责人的回应也很诚恳。
为了让自己的发言更“有料”,提供更多真知灼见,委员们常常在会前做大量的调研工作。政协各专委会也行动起来,组织委员开展调查研究,去年1月20日,民生论坛关注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在此前专门牵头开展了一次敞开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题调研,发现了不少问题。
“‘民生论坛’就像一个头脑、智慧的‘众筹’,各行各业的委员、专家学者、基层代表一起贡献智慧,各种视角、各种专业背景、各种层面的经验智慧聚到一起,形成对话互相碰撞,更容易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罗卫红说。罗卫红同时也是省政协委员,参加过4次民生论坛,在她看来,每一次论坛都是一场委员与政府部门负责人之间的坦诚对话,更是一次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的互动交流,这种交流对于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换位思考、转变观念也大有裨益。
“如今的‘民生论坛’,少了寒暄客套,多了直言不讳,大家直奔主题、直指关键,既观点鲜明,也不乏针锋相对,剖析深、措施实,达到了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目的。”已多次参加论坛的浙江省政协委员石正华说。
讲实效:积极落实协商成果,委员“说了不白说”
今年8月,浙江省旅游局将一份厚厚的报告交给了省政协办公厅。这份《浙江省旅游局关于推动落实第二十四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相关建议的报告》长达28页,里面细细列出了针对省政协《关于第二十四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的情况报告》的回应和下一步落实举措。
据省政协机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协商成果及时转化,每次民生论坛结束后,省政协办公厅和相关专委会都会马上将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反映的意见建议整理成一份《情况报告》,供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决策参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也高度重视,多次对协商建议作出批示。从热烈的讨论现场,到座谈会后的《情况报告》,再到省领导的批示,以及相关部门的及时反馈,“民生论坛”的整个工作流程,确保了协商成果的落实和转化。
这样的转化成果,基层群众也有着切身的体会。
“今年多亏了有茶叶保险!”今年4月底,一年一度的茶叶季刚刚结束,家住安吉县皈山乡的茶农王春伟不禁感慨。他口中的“茶叶保险”,就是安吉县作为全省工作试点的“白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而这项保险,正与“民生论坛”有关。
去年6月,在关注“推进浙江省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第十一次民生论坛上,部分委员针对浙江省自然灾害多的实际,提出了探索建立区域性救灾保险机制的建议。这项建议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两位副省长分别批示要求分管部门落实,省农业厅、气象局、保监会等部门协同推进,当年就设立茶叶低温保险和杨梅降水保险两个专项。其中,茶叶低温保险惠及茶园3万余亩。没想到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年就为王春伟等一批茶农们分了忧……
“如今,许多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都主动到民生论坛听取协商意见。”浙江省政协相关负责人说,对于一些委员、群众指出的特殊问题,一些省直部门甚至“现场办公”,立即查办。据统计,自民生论坛创设以来,除了省领导,参加过民生论坛的省直部门负责人有160多人次,省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有1100多人次。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初,民生论坛共提出协商建议350余条,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对《情况报告》批示32件次,大大推动了相关民生工作的落实。
责任编辑: 网站信息员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意见反馈
中国互联网协会 |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主办单位:检风新闻杂志社 京ICP备200281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552号
版权所有 检风新闻网 网址:www.jfxwcn.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推荐分辨率:1024*768 128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