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未知 | 时间:2018-12-01 | 栏目:舆论监督 | 点击:次
新华网炫知传播力分析系统显示,今日互联网传播力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
题目 |
首发媒体 |
传播力指数 |
地域 |
1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等 |
中国政府网 |
4744 |
全国 |
2 |
心中有梦想,脚下就有力量——写在“中国梦”提出六周年之际 |
新华网 |
3039 |
全国 |
3 |
近期,一大波民生“红包”来袭,你收到几个? |
新华网 |
2800 |
全国 |
4 |
前10月国企利润增长17.3% 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
人民日报 |
2764 |
多地 |
5 |
景德镇:千年瓷都重抖擞(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
人民日报 |
2490 |
景德镇 |
□侵犯用户信息为何成APP顽疾 舆论:侵犯隐私的APP必须严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出现,其背后的使用权限和隐私问题逐渐引起关注。据媒体报道,中消协最近开展了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活动。结果显示,在被测的100款APP中,有91款涉嫌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在隐私政策方面,47款APP隐私条款内容不达标,34款完全没有隐私条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网民“邓子庆”:隐私权与个人信息密切相关,社会越发展,隐私权越敏感,越被个体所珍视。大量APP存在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问题,除了公民需要强化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外,更需要APP主体,以及相关监管方(制度法制)积极作为。
网民“丁家发”:民众的个人隐私权不容侵犯,不能任由APP泄露或贩卖个人信息,有关监管部门应采取得力有效的应对举措,坚决遏制APP的不法行径,以保障广大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中国经济网:如今,全球每天诞生的新APP不计其数。只有通过既定法律底线,监管及时有力、消费者提高警觉,各方合力才能遏制住部分APP肆意获取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是时候给APP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立规矩了。
@南方日报:要让互联网APP守规矩,仅靠约谈、点名的方式是不够的。任何行为如果不置于严密的法律约束之下,就有跑偏的可能性。因此,要织密法网,让企业不敢挑战法律的威严。从这个角度而言,制定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太有必要了,那些侵犯隐私的APP就必须严惩。
@新京报:要消除这一顽疾,需补上APP上“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漏洞”,筑牢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屏障,加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对于不顾用户正当权益的运营者,要完善事后惩戒机制,让他们付出应有代价。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对APP等互联网产品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管,对于侵犯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予以及时纠正。而网络运营商也应积极完善隐私条款,主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