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动态

热剧《三十而已》带火“手工茶” 陆丰小村竟隐藏千年古法茶园

来源: 检风新闻网  时间: 2020-10-08 14:31  浏览量:

   
茶园春色
        检风新闻杂志社(记者:陈思远)  近日大热剧《三十而已》中主演接手茶厂的故事,带热了一种传承千年的制茶手艺——“手工茶”,不少人开始青睐起这种独特而又带点神秘的制茶手艺。记者在汕尾陆丰乡间走访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座规模不大,但充满“古色古香”气息的茶园。记者走入其间,与茶园主人一同寻觅古法制茶的独特韵味。
 
一叶好茶从手工采茶开始
       说明来意后,茶园的主人陈少彬正准备出门去巡查茶林,便热情招呼记者一同前往。在山间小林穿梭一会后,眼前小山坡豁然出现一片绿意盎然的茶园,其间有5、6位妇人正在手工采茶。茶园主人向记者介绍:“这是两年前种的鸭屎香品种和梅占品种,现在已经开始出茶;那边小株的新栽水仙品种,还要过一年才可以开采。”
记者走进采茶人,发现其都是采用手工方式摘茶。“茶园的手艺是上一辈传承下来,从采摘开始,就全部是纯手工方式进行。”
陈少彬固执的坚持手工方式采茶,自有一番他的道理:“用机器采茶,效率肯定更高,产量也更大,但对茶树本身会造成一定伤害,机械性采摘也对柔嫩的茶叶有一定损伤,或多或少会影响茶叶的品质,所以茶园宁肯牺牲一些效率和产量,也要保证茶叶的出品。”
       记者看到采茶工轻柔的采茶,和期间不时夹杂的打笑,想想是不是正因为这份温柔和欢声笑语,也同时被揉入片片嫩叶中,让古法采茶平添了几分魅力呢?

手工制作现场

 
十道工序道尽古法制茶
       随后记者又随茶园主人端坐院子里,手端今春的新茶,听主人口说手指,细听手工制茶的更多故事。“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从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古人“生煮羹饮”开始;到三国魏朝时期出现原始的晒干、烘干工艺;再到唐宋时期的专业“贡茶院”的出现,中国手工制茶技艺也历经了复杂而漫长的变革。”
既然选择古法制茶,注定是一件技术活也是体力活。“鲜茶叶变成干茶要经摊凉、摇青、杀青、揉捻、磨茶、焙茶等1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因为纯粹依赖手工操作,来不得有半点马虎与闪失,关系着茶叶的外形、颜色、滋味和汤色。”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最后有一道焙茶的程序。“现在很多茶厂都用电加热烘焙。电加热烘焙温度虽然均匀,但热度容易浮于表面,不能完全彻底将茶叶中水分烘烤出来,茶叶香气也不能完全被提取出来。而我们茶园传承传统方式,采用碳火烘焙茶叶,能更加彻底的烘烤出茶叶中的水分,提取出茶叶中的香气,另外碳火烘焙能将茶叶外壁烘烤出一层碳化膜,这层保护膜能有效阻止空气中水分的进入,从而茶叶的香气、滋味会更加持久。”陈少彬继续说道,“炭火焙茶最关键的是,制茶师傅要熟练掌控火候,火候对炒茶至关重要,必须恰到好处,全凭个人经验。”
 
手工茶引领新市场
       陈少彬告诉记者,茶园所在的陆丰高美村,地处山区腹地,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的气侯特点,独特的气候为当地特色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鉴于此,陈少彬凭借从父辈手中传承的制茶手艺,2015年成立起这家“陆丰市莲林种养场”,在家乡开始发展茶产业。通过几年的努力,茶园种植规模已达到了50多亩,年产量达到5000斤,其手工茶包括鸭屎香、水仙、梅占、奇兰香、黑旦、穗香等十几个品类,供应全国二十几个省份,并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喝茶不仅追求绿色,有机,而且在口感,色泽上更加讲究,手工茶在市场上优势更加显著。”陈少彬说。
       据了解,近年来陆丰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精准制定以茶叶为主的产业布局,将当地手工制茶这类非遗工艺进行传承。而陈少彬的心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传承和发扬古法手工制茶工艺,让当地手工制茶再次焕发新的魅力,最终使陆丰特色手工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责任编辑: 网站信息员

更多>> 推荐资讯

中央第四巡视组向中央政…

中央第四巡视组向中央政法委机关反馈巡视情况
近日,中央第四巡视组向中央政法委机关反馈巡视情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意见反馈

中国互联网协会 |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主办单位:检风新闻杂志社 京ICP备200281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902000552号

版权所有 检风新闻网 网址:www.jfxwcn.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推荐分辨率:1024*768 1280*1024